集思广益,展现全球视野;锐意进取,以独到观点制胜。
中国去年底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是对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贡献的重要承诺。这个绿色转型过程,将仰赖技术投入、碳价机制、绿色金融三大支柱。
摩根士丹利亚洲研究团队在《机构投资者》问卷调查中连续六年排名第一。新一轮投票于2021年一月开启,期待您继续支持我们的分析师团队。
摩根士丹利预计,2030年中国私人消费规模将翻一番有余,达到13万亿美元。
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需打造两大支柱:实体经济层面为新型城市化,金融体系层面为人民币国际化。双支柱齐头并进对中国在逆全球化格局下保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国内疫情管控能力不断提升,消费将逐步接过复苏接力棒,带动经济增长回归潜在水平。
今年二季度疫情受控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V型复苏态势,这和资本市场的韧性有基本面的关联,但市场本身的风险预警信号依然值得关注。
在第二波疫情下,全球还能V型复苏么?疫情如何在长期重塑全球和中国经济?世界地缘政治新趋势对产业、公司策略有何影响?
中国央行近期相对稳健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更加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金融市场情况,也更利于维持中国信贷的稳定供给。
大规模纾困举措呼之欲出,反哺企业和个人共渡难关。
综合来看,由于本次疫情的传染性强,因而防范应对措施更迅速、范围更广,本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将大于2003年非典疫情,很可能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大考。
实时关注摩根士丹利的最新资讯,展望宏观政策,分析资本市场,并卓著于最新观点及全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