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社区
  • 2023年6月28日

红树梦 · 献给未来的上海——红树林基地科教小站落成暨摩根士丹利证券志愿者主题活动

在今年的全球志愿者服务月,百余名摩根士丹利证券成员齐聚上海临港的复旦红树林试验基地,开展了志愿者主题服务活动。


在陆地的尽头、海洋的开端,生长着一类植物,它们为海陆交界带的生物提供食物,维持着生物多样性,支撑着广阔而完整的海域和陆域生态循环系统。它们能护堤防波、调节气候,被称为“海岸卫士”;它们也能净化水质、维护生态,形成“鸟类天堂”和“滨海动物王国”;它们还能高效吸收碳排放,被誉为“滨海蓝碳”。这类植物含有大量单宁,氧化后呈现红色,故被称为红树,而其构成的成林生态系统,便叫做红树林。2021年末,摩根士丹利证券与复旦红树林临港试验基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摩根士丹利证券于2022年底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成立了红树类群植物保护及科教基金,用于推动红树类群植物在上海临港滨海湿地的引种和培育,以及相关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

经过半年多的协调与筹备,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摩根士丹利证券红树类群植物保护及科教基金支持的红树林基地科教小站于2023年6月10日正式落成,标志着双方合作共同推进的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每年6月也正值摩根士丹利集团的全球志愿者服务月GVM(Global Volunteering Month),以红树林基地科教小站的落成为契机,百余名摩根士丹利证券成员齐聚上海临港的复旦红树林试验基地,开展了志愿者主题服务活动——红树梦 · 献给未来的上海。

此次志愿者活动进行知识科普的同时,摩根士丹利志愿者们也身体力行——穿上鞋套,挥起铁锹,踏入泥滩,分6个小组亲身体验了下田除草、种胚轴、起苗、运苗、种苗等育林工作,切身体会了红树类群植物北移科研事业及引种培育工作的艰辛。

我们的志愿者们不仅体验了种植工作,更有幸成为科普小站的第一批受众,聆听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对红树类群植物功能的讲解,学习了其对于保护中心城区抵御灾害性气候影响、维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储碳、净化水质、护堤防波的重要意义。

 “为所应为”、“多元共融”、“回馈社会”是摩根士丹利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聚焦业务的同时我们也义不容辞地担负社会责任。公司很荣幸以捐款设立公益基金的方式,为上海临港的滨海湿地筑起美丽红树林这片天然屏障、形成固碳汇碳的植物引擎而贡献一份力量。

未来,我们期待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继续深化合作,希望此公益基金能够持续支持绿色环保科研工作,并推动与红树植物相关的科普环保教育事业,由此向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普及红树类群植物在固岸护堤、防风消浪、吸收碳排放、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方面产生的深远意义和发挥的重要作用。